3月11日,Moneta Markets億匯表示,盡管市場對某些關鍵金屬和礦產的需求前景一片樂觀,但礦業公司卻並未如預期般大幅擴張投資。根據《金融時報》援引標普資本智商(S P Capital IQ)的數據,礦業領域的支出在過去兩年連續下降,2024年降至125億美元,較上一年下降6%。
Moneta Markets億匯認為,這種投資放緩的現象背後有多重原因。首先,高利率和通貨膨脹對礦業投資產生了明顯的抑製作用。高利率環境下,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,導致其在擴張投資時更加謹慎。此外,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也使得礦業公司對增加投資持保守態度。
盡管如此,鋰和銅等關鍵金屬的投資卻呈現出不同的趨勢。數據顯示,鋰的投資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五年增長,而銅的投資在2023年之前也一直呈上升態勢。然而,由於電動汽車(EV)市場需求未達預期,銅的投資在2024年有所下降。鋰的情況更為複雜,盡管投資大幅增長,但價格卻因供應過剩而暴跌,導致部分生產商不得不削減產量。
Moneta Markets億匯進一步分析稱,礦業公司目前麵臨的困境還包括礦石品位下降,這使得維持當前生產水平的成本不斷上升。與此同時,市場對能源轉型的預期與實際進展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。盡管有預測稱,到2050年全球將需要高達60億噸金屬來實現低碳目標,但現實情況是,部分關鍵市場的可再生能源安裝速度正在放緩,甚至出現下降趨勢。
Moneta Markets億匯總結認為,盡管市場對能源轉型的預期依然樂觀,但礦業公司對投資的謹慎態度反映了市場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擔憂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礦業投資的放緩可能會對未來的金屬供應和價格產生深遠影響。